這篇文章讓我想起過去在學校的情形,我常常想一件事情,為什麼我以前遇到的老師都能把課業教得那麼無聊呢?學習不是可以很有趣的嗎?

後來才了解,那些老師的老師也是這樣教他們的,所以他們也這樣來教學,就成了一個循環,最後再來傷害我們的孩子,還好,到我老妹那一代的好老師,就多起來了,真是還好還好。

我自己有教學的一滴點經驗,真的讓我覺得,自己學會,跟去教別人,真的是兩碼子的事情,而我觀察自己教學的方法跟準備,連我自己都覺得蠻差勁的,要再多學習多學習。另外,在軍中,發現幾位班長的學習態度,十分讓我敬佩及學習的。

我在大三時開始覺得,為什麼學校不再大一時,就先讓我們對自己的科系能有所認識以及了解呢?尤其是同學們有不少都是因為考上才來讀資管的,大家都不知道讀資管是要做什麼,我自己也一知半解的,一直讀到大三也才慢慢有個概念,大概知道為什麼學校會在大一跟大二安排那些基礎課程了。

家裡有小孩的朋友,一定要讀一讀,因為我們常常在無意間,殺死小孩的學習心了(我是那種被殺了好幾遍又活回來的人...哈哈!)。

文摘:
我一直認為芬蘭教育理念與教學方式中,有一種和亞洲或是俄式訓練上很不同的風格;打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比喻,就如同大自然森林中的「樹,Tree」與「林,Forest」!我們熟知的教育是一種「先見樹再見林」的感覺,而芬蘭或一些西方國家的教育模式比較像是「先見林再見樹」!

「先見樹」與「先見林」的差異到底在哪裡?我認為「先見林再見樹」,能讓孩子先儘快體認到整個課程或學習目標的全貌與概念!而「先見樹再來望林」的教育模式,卻有可能在還沒有機會見到森林時,不少人就決定在漫長、重細節的過程中,感到疲憊不堪而半途而廢,錯過了能透過一株株樹木望見整座「森林」風貌的喜悅!

旅居國外前前後後十多年,自己經歷過也陪著孩子體會過不同的學習方法與模式。而在來了芬蘭四年之間,接觸了芬蘭人教游泳、花式溜冰、曲棍球、語言(英文、芬蘭文、法文、德文等)、繪畫、藝術、樂器、音樂、體育、閱讀等,以及自己在頭一兩年曾在赫爾辛基大學語言中心上過數個月密集芬蘭文課程後,我感受最深的,不在於說芬蘭或是西方某國的教育方式一定是最好、最了不起的,因為沒有任何一種方法是絕對的好與絕對的差。但是,學習的過程與效果,卻可能會截然劃分為「快樂」與「痛苦」兩種!

全文閱讀 ←請點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er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